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与预警、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的辅助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绿色防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Potato Late Bligh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马铃薯生产的病害,其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与稳定。在新的《TCQAAS 001-2024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中,相较于旧版标准,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生物防治剂使用规范”的调整。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生物防治剂的应用仅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和技术细节。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了多种生物防治剂的具体使用条件、剂量以及最佳施用时间等关键信息。例如,在新版标准第5.3.2节明确规定了某高效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浓度应为每升水加入5克,并且需要在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使用三次以达到最佳效果。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操作性,还大大增强了实际应用中的可控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规定,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如何正确实施这项措施:
假设某地马铃薯种植园发现晚疫病初期症状,根据上述标准,首先需要确认病害类型并确定是否适合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一旦决定使用该微生物菌剂,则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准备药液,确保浓度准确无误。接下来,在晴朗天气下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首次喷洒,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药效降低。之后按照间隔7天的时间表完成后续两次喷洒作业。在整个过程中,还需注意观察植株反应,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通过这样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TCQAAS 001-2024》通过对生物防治剂使用细节的规范化处理,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防控效率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