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鄂辐麦1号小麦品种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鄂辐麦1号小麦的种植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eat Variety Efu Mai 1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10/T 66-2024小麦品种鄂辐麦1号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鄂辐麦1号这一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播种期:规定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最佳播种时间。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还能避免冬季极端低温对幼苗造成伤害。
2. 播种量:建议每亩播种量控制在7.5公斤左右。合理的播种密度可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便于田间管理。
3. 施肥原则:强调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比例以1:0.6:0.8为宜。基肥能够提供作物整个生长期的基础营养,而适量的追肥则可以在关键时期补充养分,促进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
4. 灌溉管理:要求在拔节期、孕穗期及抽穗扬花期分别进行一次灌水。这三个阶段是小麦需水量较大的时期,适时灌溉不仅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还能改善田间的微环境条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5.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作为预防手段;当病虫害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则需要及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予以控制。
6. 收获时机:指出当全田90%以上的麦穗呈现黄色且籽粒变硬时即可开始收割。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最终产量和品质。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点,对于指导农户科学种植鄂辐麦1号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种植者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