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冰雹灾害等级的划分原则、评估指标和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冰雹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防御工作。
Title:Hail Disaster Grade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冰雹灾害等级标准》DB52/T 565-2024是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冰雹灾害的分级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冰雹灾害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根据降雹时间、降雹强度以及受灾范围等因素,将冰雹灾害划分为四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这一划分有助于在灾害发生时快速评估损失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其次,在具体指标设定上,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对应的降雹直径、持续时间和影响面积等关键参数。例如,轻度冰雹灾害要求单次降雹直径不超过10毫米,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并且影响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而特重级则需满足单次降雹直径超过50毫米,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影响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这些量化指标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灾情报告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收集并上报冰雹天气信息。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事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详细的调查表,并提交至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这不仅有利于掌握全省范围内冰雹活动规律,也为今后修订和完善标准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冰雹灾害等级标准》特别指出,在执行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相关条款。比如山区与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差异可能会导致相同规模的冰雹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城市与农村居民点分布特点也会影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考虑。
综上所述,《冰雹灾害等级标准》DB52/T 565-2024是一部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文件。它不仅统一了冰雹灾害评价体系,而且为政府部门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社会各界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该标准,共同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