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蓝根青菜薹栽培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板蓝根青菜薹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satis Root and Chinese Cabb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板蓝根青菜薹栽培技术规程》(DB4209/T 48-2024)是一部指导板蓝根青菜薹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选择。规程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这意味着种植者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挑选适合的种子,确保作物能够健康成长并抵抗常见病虫害。
其次,在播种环节,规程强调了适宜的播种期和合理的播种密度。例如,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而秋播则建议在9月中下旬。适当的播种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避免因过密导致植株间竞争养分的问题。
肥料施用方面,规程推荐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要注重氮磷钾的比例平衡。特别是在苗期追肥时,应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到了中后期,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部分,规程提倡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通过轮作倒茬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利用黄板诱杀害虫等物理手段;必要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控。
最后,在采收管理上,规程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最佳采收时间,通常是在花薹初现至始花期之间。及时采收不仅保证了产品的鲜嫩度,也有利于下一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周期。
以上就是对《板蓝根青菜薹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能帮助到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