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为认知症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人员要求、设施设备及环境要求、服务质量管理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养老机构开展的认知症老年人康复训练服务。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Elderly People with Dementia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7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82-2024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康复训练服务规范》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康复训练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康复训练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康复训练场所应具备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确保空气流通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但避免直射眼睛。同时要求地面平整防滑,无障碍物,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扶手、紧急呼叫装置等。这主要是考虑到认知症老人的特殊需求,他们可能行动不便或容易迷路,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减少意外发生,提升训练效果。
二、康复训练内容与方法
标准明确了认知症老人康复训练应包括记忆训练、语言交流能力培养、身体功能锻炼等多个方面。例如,记忆训练可以通过图片识别、物品归类等方式进行;语言交流能力培养则需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激发兴趣;身体功能锻炼则侧重于简单的肢体活动如手指操、散步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认知症老人的认知特点和身体状况,旨在全面促进其身心发展。
三、康复训练计划制定
标准强调每个认知症老人的康复训练计划都应当个性化定制。制定时需综合考虑老人的年龄、病程阶段、生活习惯等因素,并定期评估调整。比如对于早期患者可以侧重于保持现有能力的活动,而晚期患者则更注重维持基本生活技能。合理的计划能够帮助老人逐步适应并融入康复过程,提高依从性。
四、康复训练人员资质
本标准对从事认知症老人康复训练的服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知识,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此外,还鼓励服务人员持续学习最新的康复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这是因为认知症康复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领域,只有专业的人员才能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
五、家属参与和支持
标准特别提到要重视家属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教育让家属了解疾病知识及护理技巧;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家属参与到日常训练当中,形成院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这样既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能为老人创造更加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综上所述,《DB22/T 3682-2024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康复训练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养老机构开展认知症老人康复工作的具体操作指南,对于保障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