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水貂胚胎采集及移植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设备与材料、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水貂的胚胎采集与移植技术研究及相关繁育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ec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Experimental Mink Embryo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实验用水貂胚胎采集及移植技术规程》(DB22/T 3680-2024)是一项专门针对实验用水貂胚胎操作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旨在规范水貂胚胎的采集、处理、保存以及移植等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科研和教学中使用实验水貂进行胚胎操作的相关活动。这包括但不限于繁殖研究、遗传学研究等领域。
二、术语和定义
1. 胚胎采集:从母体子宫或输卵管内取出正在发育中的胚胎的过程。
2. 胚胎移植:将采集到的胚胎植入受体母貂子宫内的过程。
3. 冷冻保存:通过特定方法降低胚胎温度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三、胚胎采集
# 采集时间
胚胎应在受精后第7天至第10天之间采集,此时胚胎处于桑椹胚阶段,适合后续处理。
# 采集工具与方法
- 使用无菌手术刀片或其他专业工具小心切开母貂腹部皮肤及腹膜。
- 轻轻剥离子宫角直至可见胚胎所在位置。
- 使用无菌注射器吸取胚胎周围的液体并分离出胚胎。
四、胚胎处理
# 清洗
- 将采集到的胚胎放入预冷的PBS溶液中漂洗三次,每次5分钟。
- 每次漂洗后更换新的PBS溶液。
# 分级
根据胚胎大小、形状及透明度对胚胎进行分级:
- A级:完全正常的胚胎;
- B级:轻微异常但仍可接受;
- C级:严重异常无法用于实验。
五、胚胎保存
# 冷冻保存步骤
1. 首先将筛选好的胚胎置于含有10%甘油的PBS溶液中平衡10分钟;
2. 然后转移至含15%甘油的PBS溶液中继续平衡10分钟;
3. 最后放入含20%甘油的PBS溶液中平衡10分钟;
4. 使用程序降温仪逐步降低温度至-80℃;
5. 最终移入液氮罐中长期保存。
六、胚胎移植
# 受体选择
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型适中的成年雌性水貂作为受体。
# 移植前准备
- 对受体进行常规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
- 提前一周开始给予黄体酮类药物促进子宫内膜增厚。
# 移植过程
- 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受体腹部,暴露子宫;
- 使用显微镜辅助将胚胎精确植入子宫腔内;
- 缝合切口,并观察恢复情况。
七、注意事项
1. 所有操作均需在符合GMP标准的实验室环境中完成;
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整个流程;
3. 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以上是《实验用水貂胚胎采集及移植技术规程》(DB22/T 3680-2024)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成功率,还能有效保护动物福利,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