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业业务建模及协同技术的基本原则、构建方法、技术要求和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林业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的业务建模与协同工作。
Title:Forestry Business Modeling and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97-2024《林业业务建模及协同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林业业务建模和协同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林业业务建模”和“协同技术”的概念。林业业务建模是指通过图形化或数字化方式表示林业管理活动的过程;协同技术则是指支持多个部门或机构间信息共享与合作的技术手段。这些定义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
模型构建原则
在模型构建方面,标准强调了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扩展性三个核心原则。准确性要求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实际业务流程;完整性则意味着模型应涵盖所有相关环节;而可扩展性是为了适应未来可能的变化和发展需求。此外,还特别提到模型应该易于理解和使用,便于不同层级人员操作。
数据交换格式
关于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推荐采用XML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载体,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要求。这有助于确保各系统之间数据传递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规定了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
协同工作机制
对于协同工作机制,标准提出了建立统一平台的概念,这个平台需要具备集成多种应用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管理、项目规划等。另外,在组织架构上建议设立专门负责协调工作的小组,以促进跨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实施指南
最后,标准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实施指南,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最终部署的全过程。其中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以及评估项目成效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遵循这份指南,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以上是对DB33/T 1397-2024中几个重要部分的概述性解读。希望对从事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