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复合稳定土路基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复合稳定土作为路基填料的道路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Stabilized Soil Subgrad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复合稳定土路基技术规范》DB3305/T 348-2024是浙江省湖州市发布的关于复合稳定土路基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1. 原材料质量要求
- 规范中明确指出,复合稳定土中的水泥、粉煤灰等掺加料的强度等级和细度模数需满足设计要求。例如,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材料在拌合及后期养护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稳定性。
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条文强调了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且需要考虑不同土质条件下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比如,在砂性土中掺入适量的黏土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整体强度,但过量则可能导致收缩裂缝增加。因此,设计时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比例。
3. 施工工艺流程
- 对于摊铺厚度控制,规范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每层摊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且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至少30cm以上。此外,碾压遍数也做了明确规定,通常为静压一遍后振动压实三至四遍,最后再静压收光一遍。这样的工序安排能够有效保证压实度达到95%以上。
4. 质量检验与验收
- 在质量检测方面,除了常规的压实度检查外,还特别增加了抗压强度测试项目。按照规定,每公里路段至少抽取一个样品进行室内试验,以验证实际施工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标时才能予以验收合格。
以上几点只是该规范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涉及到环境保护、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规定。总之,《复合稳定土路基技术规范》为相关工程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并保障长期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