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即食软包装玉米的加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检验方法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鲜玉米为原料,经清洗、蒸煮、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即食软包装玉米的生产与流通环节。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ady-to-eat Soft-pack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765-2024《即食软包装玉米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即食软包装玉米产品制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原料要求、加工工艺到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3.1 原料选择
本标准强调了原料玉米的选择标准,要求使用新鲜、无霉变、无虫害的玉米作为原料。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安全性。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原料验收制度,通过感官检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一批次的玉米都符合上述条件。
加工工艺
4.1 清洗环节
标准指出清洗过程需采用流动水,并设置多级清洗装置以彻底去除表面附着物。此措施有助于减少微生物污染风险,同时提高后续加工效率。企业在执行时应注意保持设备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清洗设施。
4.2 烹煮条件
明确规定了烹煮温度为90℃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确保食品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标准所设定的基本参数。
质量控制
5.1 感官检验
对于成品而言,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正常、气味清香、组织细腻等。这些直观属性直接反映了产品的整体品质状况。因此,生产企业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巡检工作,并记录每次检查结果以便追溯。
5.2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项目涵盖了大肠杆菌群数、致病菌(如沙门氏菌)以及酵母霉菌等几项关键指标。其中特别提到大肠杆菌群数不得超过100 CFU/g,这表明了对卫生条件的高度关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整个生产线必须严格按照HACCP体系运作,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力度。
包装储存
6.1 包装材料选择
选用无毒无害材质制成的软包装袋,并确保密封性能良好。良好的包装不仅能够延长保质期,还能有效防止外界因素影响产品质量。此外,还建议在外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相关信息,方便消费者识别。
6.2 储存环境要求
储存库房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5%。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加速产品老化变质速度,从而缩短其货架寿命。因此,定期维护仓库设施,确保恒定适宜的环境条件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即食软包装玉米加工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做出明确指导,为企业提供了规范化生产的依据。遵循该标准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