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控制原则、监测方法、防控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及相关单位对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控制与管理。
Title:Feed - Guidelines for the Control of Salmonella in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757-2024《饲料中沙门氏菌控制指南》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饲料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区域内所有从事饲料生产和加工的企业,旨在通过建立有效的沙门氏菌控制体系,降低饲料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这为饲料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导,确保其产品质量安全。
定义与术语
明确了“沙门氏菌”、“饲料原料”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沙门氏菌”是指能够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类革兰阴性杆菌;“饲料原料”则包括用于制作饲料的所有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控制措施
# 1. 原料管理
要求企业严格筛选供应商,并定期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对于高风险原料如动物副产品、油脂等需特别注意来源地的选择及运输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此外还强调了入库前检查制度,确保每批原料均符合标准要求。
# 2. 生产环境控制
规定了车间布局应合理分区,避免交叉污染;设备设施要定期清洁消毒;工作人员需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帽并经过培训后上岗。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环境中潜在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 3. 加工工艺改进
提倡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技术处理可能含有致病菌的原料;优化混合均匀度以保证添加剂分布一致;同时缩短成品存放时间,尽快包装出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 4. 监测与反馈机制
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日常自检、第三方检测以及政府抽检等多个层面。一旦发现超标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追溯问题根源并对受影响批次采取召回措施。此外还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各项数据,便于长期跟踪分析。
总结
DB50/T 1757-2024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引,而且从源头到终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保障框架。它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在各个环节都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来防止沙门氏菌进入最终产品之中,从而保护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