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渝饲1号”饲用蚕豆的种植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存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渝饲1号”饲用蚕豆的规范化种植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Yu Si No. 1\" Fodder Chickp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711-2024 “渝饲1号”饲用蚕豆种植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地方标准,为“渝饲1号”饲用蚕豆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通过审定的“渝饲1号”品种。这一要求确保了种植者使用经过验证的优良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虫害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这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2. 播种时间
推荐的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这个时间段有利于蚕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完成春化阶段,同时避免春季高温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从而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和开花结果。
3.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合理密植,通常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1.8万株左右。此外,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并在苗期、抽薹期和开花结荚期分别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4. 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标准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病原传播;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需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5. 采收标准
规定当蚕豆籽粒饱满且荚壳转黄时即可采收。此时收获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还能有效降低因过熟导致的裂荚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品种选择到最终采收等多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旨在帮助种植者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实现“渝饲1号”饲用蚕豆的优质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