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在预拌砂浆中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生产与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配制的预拌砂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Sand Powder from Waste Concrete in Ready-Mixed Mortar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94—2024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预拌砂浆应用技术标准》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在预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要求。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的定义为通过处理废弃混凝土得到的砂和粉体材料。这一定义有助于规范行业术语,确保各方对材料有统一的认识。
技术要求
1. 颗粒级配:再生砂粉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3的规定。这意味着不同粒径的砂粉比例需要满足特定要求,以保证砂浆的工作性和强度。
2. 含泥量:再生砂粉的含泥量不应大于5%。含泥量过高会影响砂浆的粘结力和耐久性。
3. 细度模数:再生砂粉的细度模数应在2.3至3.0之间。这直接影响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
生产与施工
1. 生产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再生砂粉的质量,确保其均匀混合入砂浆中。标准建议使用先进的计量设备来实现精确配料。
2. 施工方法: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调整用水量,确保砂浆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同时,应注意避免再生砂粉受潮,影响砂浆质量。
检验规则
1. 取样:每批产品应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标准要求。
2. 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等指标的检测。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产品包装上应标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包装:宜采用防潮包装,防止再生砂粉吸湿变质。
3.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抛掷和重压,防止包装破损。
4. 贮存: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
以上内容是对《DB44/T 2594—2024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预拌砂浆应用技术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