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鸭饲养的场地选择、饲料管理、卫生防疫、环境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种鸭的饲养管理及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reeding Duck Rearing DB15T 3823-2025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23-2025《种鸭饲养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种鸭养殖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标准要求种鸭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具体来说,冬季室内温度不宜低于10℃,夏季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良好的通风可以防止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保障种鸭健康。
2. 饲料与饮水:种鸭的日粮应根据其生长阶段调整配方,确保营养均衡。特别是蛋白质含量要适中,以满足产蛋需求同时避免过肥影响繁殖性能。同时,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至关重要,水质需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3. 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标准建议每平方米地面最多容纳6只成年种鸭,并定期调整圈舍布局以促进空气流通。
4.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还应对养殖场实施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消毒、隔离新进动物以及及时处理病死禽只等措施。
5. 记录管理:建立健全的档案制度对于追溯种鸭来源及跟踪其生长发育情况非常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种鸭引入日期、免疫记录、配种信息等内容。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提升种鸭的整体健康水平,还能有效提高产蛋率和雏鸭质量,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