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鸭保种及档案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保种技术、档案建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鸭遗传资源的保种及档案管理工作。
Title:Duck Conservation and Archiv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24-2025鸭保种及档案管理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鸭子保种和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资源保护方面,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原种场和保种群。原种场需要具备独立的隔离区域,并且保种群体数量不得少于100只。对于核心群的维护,每年都需要进行遗传评估,确保基因库的多样性。
其次,在档案管理上,标准规定了详细的记录要求。每只鸭子都应有唯一的标识码,包括出生日期、父母信息等基本信息。同时,还需记录繁殖性能、健康状况以及饲料消耗等生产数据。这些档案资料至少要保存10年以上,以便后续研究使用。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环境控制的重要性。保种场内的温度湿度必须符合特定条件,通风换气系统需定期检查维护,防止疾病传播。在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各项任务,比如免疫接种、消毒处理等。
最后,该标准还提出了培训与监督机制。相关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工作,并且定期接受考核以保持技术水平。同时,主管部门会不定期地对各保种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所有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以上就是对《DB15/T 3824-2025鸭保种及档案管理规范》中重要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