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豇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A级绿色食品豇豆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de A Green Food Cowp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96-2024《A级绿色食品 豇豆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为豇豆的绿色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豇豆生产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业区和城市污染源的地方,确保空气、土壤和灌溉水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表明豇豆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旨在避免化学物质残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种子处理
种子需经过精选,确保纯度和发芽率达标。播种前要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处理,以预防病害发生。例如,使用55℃热水浸泡种子10分钟,能有效杀死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同时不损害种子活力。
3. 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建议每亩定植3000-3500株左右,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样既能保持土壤湿润又可抑制杂草生长。此外,在整个生育期要注重肥水管理,施足基肥的同时分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保证养分供应均衡。
4.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成虫等手段优先采用;化学农药仅作为最后的选择,并严格按照规定浓度和次数喷洒,且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特别强调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5. 收获与贮藏
当荚果充分长大且颜色由浅绿转为深绿时即可采收。收获后应及时摊晾通风,降低田间湿度,防止腐烂变质。短期贮存温度控制在10-1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范围内,确保产品新鲜度。
通过遵循以上要点,可以有效提升豇豆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