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节点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发布及维护等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de Data Processing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891-2024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节点数据处理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节点数据处理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该标准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节点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更新及共享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这表明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都应遵循此标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了数据来源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规定所有采集的数据必须来源于合法渠道,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还提出了具体的采集方法和技术参数要求,例如遥感影像数据需保证分辨率不低于0.5米,矢量地图数据的精度误差不得超过±2米等。
再者,关于数据传输,标准提出了加密传输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传递敏感数据时,必须采用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截取或篡改。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传输日志记录机制,便于后续追溯和审计。
在数据存储方面,标准对数据库的设计提出了具体指导。建议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按照“分区存储”的原则组织数据,以便于管理和维护。同时,还特别提到要定期备份数据,至少保留最近三个月的历史版本,以防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另外,数据更新是地理信息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标准明确规定了更新频率以及更新流程。例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每年至少更新一次;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更新周期。并且每次更新前都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最后,在数据共享方面,标准倡导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同时也指出了共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以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DB23/T 3891-2024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节点数据处理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节点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有助于提高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