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额定输入电压为220V/380V,频率为50Hz的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Title: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On-board Charger
中国标准分类号:T46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的新旧标准差异分析——以效率测试为例
在TZZB 1710-2023《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中,效率测试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对效率测试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实际使用场景下的能效表现。
首先,在测试条件上,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环境温度范围为-40℃至50℃,并要求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效率测试。这意味着车载充电机需要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保持高效的能量转换能力,以适应各种复杂的气候条件。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海拔高度的要求,测试应在海拔不超过1000米的条件下进行,确保车载充电机在高海拔地区也能正常工作。
其次,在测试负载方面,新版标准引入了更多样化的负载模式。旧版标准通常只规定了额定负载下的效率测试,而新版标准则要求在轻载、满载以及部分负载情况下分别进行测试。这种变化反映了现代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对于不同充电状态下的需求,有助于评估车载充电机在实际运行中的整体效率。
再者,新版标准对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效率数据,所有涉及能量和时间测量的设备都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等级,并且定期校准。同时,对于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电缆损耗、接触电阻等,也给出了详细的补偿方法和技术指导。
最后,在结果评价体系上,新版标准采用了更为严格的分级制度。根据车载充电机在整个工作区间内的平均效率水平,将其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表示最高效率。这一改变不仅便于消费者选择高效节能的产品,也为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改进方向。
综上所述,TZZB 1710-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效率测试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优化升级。这些改动旨在推动车载充电机技术的进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