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外渗的预防措施、护理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对碘对比剂外渗的管理和处理。
Title:CT Enhanced Scanning Iodine Contrast Agent Extravasation Prevention and Nurs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35—2024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预防与护理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使用过程中外渗预防及护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碘对比剂外渗”的概念,即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碘对比剂意外漏出血管进入周围组织的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的预防措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在“碘对比剂外渗的预防”章节中,特别强调了操作前评估的重要性。要求医护人员在实施CT增强扫描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皮肤状况、静脉条件以及是否存在过敏史等。对于高风险患者,应采取更加谨慎的操作方式,并可能需要选择更小规格的留置针以减少损伤风险。
再者,在“护理措施”方面,该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一旦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抬高患肢,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区域以稀释积聚的对比剂。此外,还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解毒药物如葡萄糖酸钙来减轻组织损伤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处理过程都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最后,“健康教育”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面向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知识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对碘对比剂使用的认知水平,从而配合医务人员共同做好防护工作。
综上所述,《DB45T 2935—2024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预防与护理规范》不仅明确了相关概念和技术要求,而且通过系统化的预防措施和科学合理的护理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碘对比剂外渗事件的发生几率,保障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