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麻醉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机器人辅助进行微创外科手术的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nesthesia in Robot-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33—2024《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麻醉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前准备阶段,标准强调了全面评估患者的重要性。根据第4.1条的规定,麻醉医师需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以及是否存在过敏史等。这一规定确保了在手术开始之前能够识别并处理可能影响麻醉安全性的因素,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接着,在术中管理部分,第6.2条指出,在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调整麻醉深度以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和肌松剂,避免过量导致呼吸抑制或反常反应。
对于术后恢复期,则在第7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第7.1条建议设立专门的复苏室,配备必要的监护设备及抢救设施;而第7.3条则明确了术后访视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疼痛程度、恶心呕吐情况以及下肢活动能力等指标的评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培训与质量控制的相关章节。标准不仅要求所有参与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麻醉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见第8.1条),而且还在第8.4条中强调了定期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持续改进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麻醉技术规范》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都给出了详尽细致的操作指南,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