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视频共享交换平台的分类代码体系,包括分类原则、编码规则及具体分类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视频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
Title:Video Sharing and Exchange Platform - Part 3: Classification Cod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32.3—2024视频共享交换平台 第3部分:分类代码》是一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该标准为视频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以下是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指导视频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特别强调了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主要使用场景,即确保视频数据的安全共享与高效交换。
2. 术语和定义
- 视频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视频图像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的共享与交换的平台。
- 分类代码:用于对视频资源进行分类标识的编码体系。
这些定义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帮助使用者准确理解平台功能及分类代码的作用。
3. 分类原则
平台分类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扩展性和兼容性的原则。例如,分类需覆盖广泛应用场景,同时预留未来新增类别的空间,保证与其他系统的良好对接。
4. 分类体系结构
分类采用树状结构,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级。每一级都有明确的编号规则,便于管理和查询。如“01”代表治安监控,“0101”表示城市道路治安监控,“010101”具体到某一条特定的城市道路。
5. 编码规则
编码长度固定为六位数字,前两位表示大类,中间两位为中类,后两位是小类。这种规则简洁明了,方便技术人员快速定位某一类别的具体内容。
6. 分类示例
以“020301”为例,“02”指交通管理,“03”细化为高速公路管理,“01”进一步明确为高速公路收费站监控。通过这样的细分,可以精准描述视频资源的具体位置和用途。
7. 实施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各相关单位需严格按照分类代码执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此外,还应定期更新分类体系,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
以上内容是对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标准,促进视频共享交换平台的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