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健康诊断的基本原则、诊断流程、指标体系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评估与保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ealth Diagnosis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100—2024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是杭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古树名木的健康诊断工作。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在规程中明确了“古树”、“名木”以及“健康诊断”的概念。“古树”是指树龄达到一定年限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特殊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木;“健康诊断”则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评估古树名木当前的生长状况及潜在风险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诊断流程
规程规定了从初步调查到最终报告形成的完整流程。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查,收集包括树种、树龄在内的基本信息;接着实施详细的检查项目如树干腐朽检测、根系状况评估等;然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诊断方案并执行;最后撰写诊断报告,提出养护建议。这一流程确保了诊断工作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三、检查项目
规程列出了多项具体的检查内容:
1. 外观检查:观察树冠形态、枝叶密度等;
2. 树干健康状况:使用锤击法或钻孔法检测内部结构完整性;
3. 土壤与根系环境:测量土壤湿度、pH值,并评估根系分布情况;
4. 病虫害监测:识别可能影响健康的病原体或害虫种类及其危害程度。
每项检查都有明确的方法指导和技术要求,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四、诊断报告编制
报告应当包含基本信息、诊断依据、存在问题分析以及改善措施等内容。特别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比如调整灌溉频率、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此外还应注明报告的有效期限,以便及时更新维护计划。
五、附录部分
附录中提供了常用工具设备清单及参考文献目录。工具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诊断效果,因此规程特别强调了工具的适用性和校准情况。而参考文献则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总之,《DB3301/T 1100—2024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力求最大程度地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遗产。它不仅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也面向普通公众普及相关知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