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地鲜食蓝莓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栽植、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以及采后处理和保鲜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山地鲜食蓝莓的生产和保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Mountain Fresh Blueber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297-2024《山地鲜食蓝莓生产和保鲜技术规程》是浙江省丽水市发布的关于山地鲜食蓝莓生产与保鲜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蓝莓的种植、采收、分级、包装、贮藏和运输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蓝莓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植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山地蓝莓种植应选择土壤pH值在4.0-5.5之间的酸性土壤,且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要求是为了满足蓝莓生长所需的酸性土壤条件,因为蓝莓是一种喜酸性的植物。此外,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直接影响到蓝莓的营养吸收能力。
2. 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的株行距设置,一般为1米×1.5米或1.2米×1.8米。这样可以保证蓝莓树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操作。另外,还要求定期修剪枝条,以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采收时间
蓝莓的采收时间应根据果实颜色变化来确定,通常是在果实完全由绿色转变为深蓝色,并伴有轻微的白霜时进行采摘。标准建议避开雨天和高温时段采摘,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
4. 分级与包装
蓝莓果实需按照大小、色泽、新鲜度等因素进行分级处理。每盒包装重量不得超过500克,且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无毒无害。包装完成后,应在阴凉干燥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
5. 贮藏与运输
蓝莓的最佳冷藏温度为0℃至2℃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范围内。长途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冷链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始终处于低温状态,防止因温度波动而导致的质量下降。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山地鲜食蓝莓的整体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