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柏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福建柏的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jian Cypress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5/T 20—2024《福建柏造林技术规程》是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规程为福建柏的造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适用于福建地区的福建柏造林活动。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地适树原则
规程强调了造林时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这意味着在选择造林地时,需充分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与福建柏的生物学特性相匹配。例如,在酸性红壤或黄壤上种植福建柏可以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2. 种苗质量要求
对于种苗的选择,规程规定了严格的指标。包括苗木高度不低于25厘米,地径不小于0.3厘米,且无明显病虫害。这些标准旨在保证造林成活率和后期生长质量。
3. 栽植密度
合理的栽植密度直接影响到福建柏的生长发育。规程建议采用株行距为2米×2米的栽植模式,每公顷栽植约2500株。这样的密度既能满足福建柏的光照需求,又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4. 抚育管理措施
规程指出,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松土、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特别是在幼林阶段,定期清除杂草可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竞争,促进福建柏健康成长。
5. 成林抚育
当福建柏进入成林期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抚育措施来维持林分健康。如适当修枝整形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以上是DB3505/T 20—2024《福建柏造林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能够显著提高福建柏造林的成功率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