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产业园区型综合智慧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实施路径。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及类似区域的产业园区开展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
Title:Guidelines for Integrated Smart Energy Planning in Industrial Park
中国标准分类号:F19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ET 105-2024《产业园区型综合智慧能源规划导则》的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单位针对原有版本(如TCET 105-2018)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当前能源结构转型、数字化发展以及“双碳”目标下的新要求。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新增了对“园区级能源数据平台”的功能要求与建设指引。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智慧能源系统从“设备层”向“数据层”的延伸,也反映出当前产业园区在能源管理方面对智能化、数据化、协同化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以“园区级能源数据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路径”作为切入点,深入解读TCET 105-2024相较于旧版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回顾TCET 105-2018,该版本主要聚焦于园区内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配置、能源供需平衡、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等方面,强调的是物理系统层面的规划与实施。然而,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纯依靠传统能源系统设计已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园区对能效提升、碳排放控制和运行效率优化的更高要求。因此,在TCET 105-2024中,编制单位首次将“园区级能源数据平台”纳入标准体系,并明确了其在综合智慧能源规划中的核心地位。
根据TCET 105-2024第6.3条的规定,“应建立园区级能源数据平台,实现能源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与可视化展示,支撑能源调度、负荷预测、碳排核算及能效评估等功能。”这一条文不仅是对旧版标准的补充,更是对整个产业园区能源管理理念的一次升级。
那么,如何理解并落实这一条款呢?
首先,需要明确园区级能源数据平台的核心功能。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工具,而是一个集数据整合、智能分析、决策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平台应具备以下关键能力:
1. 多源异构数据接入:包括电力、燃气、热力、水资源等各类能源数据,以及气象、建筑能耗、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等辅助信息。
2. 实时监测与预警机制:通过传感器网络和边缘计算设备,实现对园区能源系统的动态监控,并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发出预警。
3. 智能分析与优化建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能源使用模式进行深度挖掘,为园区提供节能降耗、负荷调节、设备维护等方面的优化建议。
4. 碳排核算与能效评估:结合国家或地方碳排放核算体系,实现园区碳足迹的精确计量与评估,为“双碳”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5. 可视化与交互界面: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能源运行状态、能耗趋势、碳排放情况等,便于管理人员直观掌握园区能源状况。
其次,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平台?TCET 105-2024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技术路线,但其提出的建设原则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例如,强调“平台应具备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这提示我们在选择技术架构时,需优先考虑模块化设计、接口标准化和数据安全防护。
此外,标准还提到“应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平台建设”,这意味着平台建设不应一蹴而就,而是应根据园区规模、能源结构、信息化基础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实施步骤,避免资源浪费和技术冗余。
综上所述,TCET 105-2024对“园区级能源数据平台”的引入,标志着综合智慧能源规划正从传统的能源系统设计向数据驱动的智慧管理转变。对于产业园区而言,这是实现精细化运营、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步。未来,随着更多园区按照新标准推进平台建设,我国产业园区的能源管理水平将迎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