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床式栽培的测产术语和定义、测产原则、测产准备、测产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床式栽培模式的食用菌产量测定及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Title:General Method for Yield Measurement of Edible Fungi in Be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654—2024《食用菌床式栽培通用测产方法》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用菌床式栽培的测产流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测产范围和对象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采用床式栽培模式生产的食用菌产品测产。明确测产对象为床式栽培的食用菌,这包括了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多种常见品种。测产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单位面积上的产量,为生产管理和市场交易提供依据。
测产前准备
在进行测产之前,需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栽培区域作为测产区,并且保证测产区内的栽培条件一致。其次,准备好必要的测量工具如电子秤、卷尺等,以及记录表格。此外,还应了解近期天气状况及栽培管理措施,以便综合分析影响因素。
测产步骤
测产过程分为多个环节:首先是确定采收期,在最佳收获时间进行采收以获得最真实的产量数据;接着是划分样方,通常每块床设若干个样方;然后是称重计数,即对每个样方内采摘下来的食用菌逐一称重并记录数量;最后是计算平均值,通过所有样方的数据求得整个测产区的平均单产。
数据处理与报告
测产完成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包括剔除异常值、计算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最终形成详细的测产报告,内容涵盖测产目的、地点、时间、方法、结果及建议等内容。这份报告将作为指导后续生产的参考依据之一。
注意事项
执行该标准时还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在选择测产区时要尽量避开边缘地带或特殊位置;采收过程中避免人为损坏菌体;测量时应保持仪器校准良好等等。这些小节虽然看似不起眼,但直接关系到测产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以上是对DB37/T 1654—2024《食用菌床式栽培通用测产方法》中重要条文的解读。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高测产工作的效率,更能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