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报告编写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类工业园区开展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自我评价及第三方评价。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Level of Industrial Pa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评价规范》(DB37/T 4787—2024)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总则
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这为后续的具体评价工作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向。
评价指标体系
1. 资源利用效率
- 能源消耗强度:要求计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并与基准值对比,以评估园区内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
- 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分析用水量与产值的比例来衡量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
2. 环境影响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设定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监测实际排放量是否超标。
-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鼓励提高废渣、废料等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经济绩效
- 绿色GDP增长率: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考虑环境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 投资回报率:考察绿色项目或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效益,确保投入产出比合理。
评价方法
- 层次分析法(AHP):用于确定各指标权重,保证评价过程公平合理。
- 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全面评估园区的整体绿色低碳发展状况。
结果应用
评价结果不仅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还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指导。同时,定期发布评价报告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
以上内容基于DB37/T 4787—2024标准编写而成,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标准,推动工业园区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