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潭布番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苗繁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潭布番薯的栽培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anbu Sweet Pot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41-2024 潭布番薯栽培技术规范》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潭布番薯的规范化种植。以下为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栽培环境条件部分,规定了种植区域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和肥沃的土壤条件。这意味着选择种植地时,需要确保水源充足且水质优良,以便在干旱或雨季能够及时灌溉或排水。同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H值等理化性质需符合番薯生长的需求。
关于种苗培育,标准要求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康种薯作为繁殖材料,并建议采用温室育苗的方式提前育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自然条件下因气候因素导致的生长迟缓问题,同时也能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施肥管理上,强调要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用肥料。具体而言,在基肥施用阶段,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追肥则需分次进行,重点在块根膨大期补充钾肥,促进地下部分增产提质。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综合防控策略,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物理、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特别提到要密切监测地下害虫如蛴螬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收获与贮藏环节也给出了明确指示:当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时即可适时采收;收获后需将薯块晾晒几天再入库保存,库房温度保持在10℃至1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以此延长储藏期限并保证品质稳定。
以上内容是对《DB44/T 41-2024 潭布番薯栽培技术规范》中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