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地下空间防水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地下空间工程的防水建设与管理。
Title:Code for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Shenzhe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552—2024地下空间防汛建设与管理规程》是深圳市为规范地下空间防洪建设与管理工作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地下空间:指地表以下的空间,包括地下建(构)筑物、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等。
2. 防洪标准:根据洪水频率确定的防护等级,如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等。
二、规划与设计
1. 地下空间的选址应避开洪涝风险较高的区域,如低洼地带、河流两岸等。
2. 设计时需考虑地面排水系统与地下空间排水系统的协调性,确保雨水能有效排出。
3. 建筑物的基础应高于周边地面至少30厘米,以防止雨水倒灌。
三、施工要求
1.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基坑开挖深度,避免破坏原有水系。
2. 防洪墙、挡土墙等设施应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需进行闭水试验,确保无渗漏现象。
四、维护管理
1. 定期检查地下空间内的排水设施是否正常运作。
2. 对于老旧或损坏的防洪设施应及时维修更换。
3. 制定应急预案,在遇到极端天气时能够迅速响应,保障人员安全。
五、监测预警
1. 设置雨量计、水位计等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区域内降雨量及积水情况。
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监测数据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3. 根据预测结果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注意避险。
以上是对该规程中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