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要求、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营管理。
Title:Fire Safety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52T 21-2024《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是广东省发布的关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设置、防火分隔、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场所选址与布局: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并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内。这是因为地下或半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火灾,烟气不易排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场地的选择应避免靠近居民楼的主要出入口,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顺畅。
2. 防火分隔措施:标准强调了防火分区的重要性,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不得超过500平方米,并且各分区之间需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非燃烧体墙进行完全分隔。此外,防火门也必须达到相应的耐火等级要求,以防止火势蔓延。
3. 电气系统设计:对于充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敷设,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有电线电缆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每个充电桩都应当安装独立的过载保护装置和短路保护装置,防止因电流过大引发火灾。另外,还要求设置漏电保护器,当检测到漏电情况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
4. 灭火器材配备:为了有效应对初期火灾,标准明确指出每个停放充电区域内至少要配备一具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其规格不得低于3公斤。同时,在主要通道处还需放置适量的推车式灭火器作为补充力量。
5. 通风换气条件: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减少爆炸风险。因此,标准要求室内型停放充电场所必须具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而对于室外型场所,则需要考虑风向因素合理布置,避免将排风口正对着其他建筑物门窗。
6. 标识标牌设置:为便于管理和指导使用者正确操作,标准还特别提到应在显著位置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及使用说明。例如,“禁止烟火”、“请勿长时间充电”等字样可以帮助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覆盖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点。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