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乌鬃鹅的品种特征、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生产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乌鬃鹅的养殖与生产管理。
Title:DB44T 2565—2024 Wuzong Goo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65—2024《乌鬃鹅》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乌鬃鹅的品种特征、生产环境、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产品品质要求等内容。以下对其中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品种特征
标准明确指出乌鬃鹅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头部有黑色鬃状羽毛,全身羽毛为灰褐色或麻灰色,喙呈橙黄色,脚为橙黄色且胫部无黑斑。这些特征是鉴别乌鬃鹅与其他鹅种的重要依据。养殖过程中应确保乌鬃鹅的遗传特性不发生改变,以保持其优良品质。
生产环境
乌鬃鹅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标准建议养殖场应位于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区域,周围应有充足清洁的水源。圈舍设计需考虑通风采光,地面应铺设垫料并定期更换,以保证卫生条件。同时,应配备必要的防疫设施,如隔离区和消毒池等。
饲养管理
标准强调饲料应符合NY/T 33-2018《绿色食品 畜禽饲料》的要求,不得使用含有激素、抗生素或其他违禁药物的饲料。幼鹅阶段要提供营养丰富的全价配合饲料,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粗纤维含量。饮水必须洁净,定期清洗饮水器和食槽。此外,还应注意分群饲养,根据体重差异调整喂养量,避免出现过肥或过瘦现象。
疫病防控
乌鬃鹅容易感染某些常见疾病,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免疫接种计划。标准推荐采用高致病性禽流感、小鹅瘟等疫苗进行预防。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记录每次免疫接种的时间、种类以及用药情况,便于追溯和分析。
产品品质
成品乌鬃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竞争力,标准对其胴体形态、肌肉色泽、脂肪分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例如,成年鹅的体重应在3.5公斤以上,胸肌丰满、颜色鲜红,皮下脂肪适中。屠宰加工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肉质新鲜、无异味。包装标识上需注明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识别。
总之,《乌鬃鹅》标准为规范乌鬃鹅的生产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乌鬃鹅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