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小站稻生产过程中整地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小站稻种植的整地环节,以提高稻米产量和质量。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and Preparation of Tianjin Xiaozhan Rice - DB12T 1394-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天津小站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稻米品种,其种植质量与产量深受整地技术的影响。DB12/T 1394-2024《天津小站稻整地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规范和提升小站稻整地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规程中挑选出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整地前准备工作中,规程明确要求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田间清理工作。这一步骤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残茬杂草,还能防止病虫害的越冬,确保土壤环境清洁健康。同时,规程强调要根据土壤类型和前茬作物情况合理安排耕作深度,一般情况下耕深应在20至25厘米之间,以保证土壤疏松且不破坏土层结构。
其次,关于土壤改良措施,规程指出对于pH值低于5.5或高于7.5的酸性或碱性土壤,应采取相应的调酸或降碱措施。例如,使用石灰粉调节碱性土壤,而酸性土壤则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或者石灰石粉来改善。此外,规程还建议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需补充磷钾肥及微量元素,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再者,在机械化作业方面,规程提倡采用先进的大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翻耕和平整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均匀覆盖,避免传统人工方式可能带来的局部过深或过浅的问题。同时,规程也提到,在机械作业完成后,需要人工检查并修补可能出现的沟壑坑洼区域,确保整个地块平整一致。
最后,规程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在整地过程中尽量减少化肥农药残留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控制化学除草剂用量、选择环保型塑料薄膜等。另外,还鼓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方法,既节约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天津小站稻整地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规定,为提高小站稻生产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措施有助于优化土壤条件、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并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