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防护设施的安全技术要求、设置标准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
Title:Safety Protection, Site Appearance and Hygiene, Fire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Standards for Construction Sit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 Part 2: Protective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45.2-2024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的具体要求。以下是该标准第2部分“防护设施”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防护栏杆设置
根据标准第5.1条,施工现场的临边作业区域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立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不应低于1.2米,下横杆离地高度应在0.6米左右。栏杆柱间距不得超过2米,并且需要使用坚固材料制作以确保稳定性。
洞口防护措施
对于洞口防护,标准第5.2条规定,在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防护栏杆,并在夜间增设警示灯。洞口上方需覆盖坚实盖板,盖板承载力不得小于当地最大可能荷载值。此外,电梯井口除了安装固定的防护门之外,还应在每层楼面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
脚手架搭设
按照标准第5.3条的要求,脚手架的基础必须平整坚实并采取排水措施,其底座与垫板需准确放置于指定位置。脚手架各层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1.8米,同时纵向扫地杆距离地面不超过200毫米。连墙件布置要按照方案执行,确保能够承受风荷载及其他外力作用。
安全网安装
标准第5.4条强调,当建筑物主体施工至二层及以上时,应在外侧四周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封闭。安全网连接点应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漏挂现象。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安全网,保证整个系统的完整性。
其他注意事项
除上述内容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防护罩等细节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因疏忽而导致事故发生。同时要求所有参与建设活动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以上是对DB11/T 945.2-2024中有关防护设施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灵活调整实施策略,确保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