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中小型酒店安全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程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及评估报告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型酒店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Title:Safety Risk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Hotels - DB11T 2365-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365-2024《中小型酒店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中小型酒店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评估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适用于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至8000平方米之间的酒店。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评估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场所因规模差异导致评估难度不均。
风险评估流程
标准强调了评估应包括准备阶段、现场检查阶段以及报告编制阶段。其中,准备阶段要求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确定评估小组成员及其职责分工;现场检查阶段需涵盖消防设施、电气系统等多个方面,并记录检查结果;报告编制阶段则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是酒店运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标准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确保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处于良好状态。此外还要求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保持其正常运行。对于厨房区域,则需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提高酒店整体安全性,标准提出了多项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在前台设置监控摄像头以记录进出人员情况;为贵重物品保管箱配置电子密码锁;并且所有员工都应当接受基本的安防培训。
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同样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酒店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火灾、地震等多种类型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同时还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理。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降低中小型酒店面临的安全隐患,保障顾客及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