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建筑外门窗改造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既有建筑中外门窗的节能改造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Renovation and Acceptance of External Doors and Windows in Existing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335-2024 既有建筑外门窗改造及验收技术标准》是一项专门针对北京地区既有建筑外门窗改造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大背景下,对既有建筑外门窗的改造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提升建筑能效和居住舒适度。
以下是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外门窗的改造工程。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现状,例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物年代跨度大、能耗水平差异大的实际情况。
2. 基本规定
改造工程应遵循安全、经济、环保的原则,优先选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例如,在选择门窗材料时,应考虑其耐久性、保温性能以及与原有建筑结构的匹配程度。同时,强调了改造方案需经过专业机构评估,确保符合现行节能标准。
3. 节能性能要求
新增或更换的外门窗应达到北京市规定的节能指标,具体包括传热系数(K值)、气密性等级等。例如,对于居住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不应高于1.8W/(m²·K),气密性应达到6级及以上。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能耗水平,是评价改造效果的重要依据。
4. 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门窗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标准指出,应优先采用断桥铝合金、塑钢等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型材,并配以中空玻璃或其他高性能玻璃。此外,五金件、密封条等配件也需满足相关标准,确保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5.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如框体安装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玻璃安装的密封性等。标准特别强调了隐蔽工程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记录并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比如,框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必须使用防水密封材料填充,防止雨水渗漏。
6. 验收标准
验收阶段需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例如,通过现场实测确认门窗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是否达标;利用红外成像仪检测是否存在热桥现象。只有当所有项目均合格后,才能判定为验收合格。
7. 后期维护建议
为延长门窗的使用寿命,标准还提出了定期保养的要求。建议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查看螺丝松动情况、密封条老化程度等,并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综上所述,《DB11/T 2335-2024》是一部系统性强、操作性高的技术标准,它不仅为既有建筑外门窗改造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