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及安全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anteen \"Internet + Transparent Kitchen\"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81-2024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技术要求》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食堂的透明化管理,保障食品安全。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系统架构与功能要求
标准规定了明厨亮灶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视频采集、传输、存储、显示和控制等五个模块。其中,视频采集应采用高清摄像头,确保覆盖食品加工制作的关键环节;传输网络需具备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存储设备应满足至少90天的数据保存期限,并具备防篡改功能;显示终端需布置在食堂入口或就餐区显眼位置,便于师生监督;控制系统则要实现对所有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操作。
二、视频监控点位设置
标准明确指出,视频监控点位必须涵盖食品加工、烹饪、分餐、清洗消毒等核心区域。具体而言,在食品加工区,至少需要设置两个固定机位,一个用于监控食材初加工过程,另一个关注切配环节;烹饪区需安装全景摄像机,以全面记录菜肴制作情况;分餐区则要求配备特写镜头,重点拍摄分餐操作细节;清洗消毒区除了常规监控外,还需增设热成像仪检测清洗温度是否达标。
三、信息展示内容
为了增强透明度,系统应当实时推送相关信息至显示终端。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当天菜谱、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检验报告、餐具消毒记录以及投诉举报渠道等。此外,还鼓励接入气象预报、空气质量指数等公共服务数据,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依据。
四、信息安全保护
鉴于涉及大量敏感信息,标准特别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首先,所有数据传输均须加密处理,防止被非法截获;其次,访问权限分级管理,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特定内容;再次,定期开展安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修补潜在漏洞;最后,建立应急预案,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
五、维护保养指南
为保证长期稳定运行,标准给出了详细的维护保养建议。例如,每周至少一次清洁镜头表面,避免灰尘影响画质;每月检查电源线路连接状况,确保供电正常;每季度校准时间同步机制,保证录像时间准确无误;每年更换老化部件,如硬盘、风扇等,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DB14T 3181-2024》不仅明确了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指标,而且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诸多实用性强的具体措施。这对于提高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增强家长和社会各界信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