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及相关活动。
Title:Evaluation of Tourist Climate Comfor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14T 007-2024 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方法评估特定区域的气候条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标准明确提出了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水在内的多项核心参数。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对人类生理感受和心理适应能力的研究结果。例如,气温是影响人体热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游客体验。湿度则与空气干燥程度相关,适宜的湿度水平能够增强舒适感。
其次,关于评价方法部分,标准采用了综合指数法来量化气候舒适度。这种方法通过对各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加权求和得到总分值,进而划分出不同等级的舒适度区间。值得注意的是,权重分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地区特点动态调整,以确保评价结果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
再者,在时间尺度上,标准规定了短期(如日均值)与长期(如月平均值)两种计算模式。短期评价主要用于指导即时性旅游决策,比如一日游线路规划;而长期评价则有助于制定季节性旅游发展规划,比如避暑胜地建设等。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要求。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必须采用符合国家计量认证标准的仪器设备,并定期校准维护。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原始数据可追溯。
最后,标准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应用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实时推送天气预报及舒适度信息,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历史数据挖掘潜在规律,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经营指明方向,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