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覆沙改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盐碱地采用覆沙技术进行改良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by Sand Cov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918-2024盐碱地覆沙改良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覆沙技术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提升土地生产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材料与方法部分,标准明确要求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沙源材料,且粒径应在0.15至2毫米之间。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覆盖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同时避免引入新的污染物影响土壤质量。覆沙厚度应控制在5至10厘米范围内,过薄可能无法有效隔绝盐分上移,过厚则会增加成本并可能影响作物根系发育。
关于施工流程,标准强调先要对目标地块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土壤类型、盐分含量及地下水位等关键参数。接着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表层清理和平整作业,然后铺设防渗膜以防止地下盐分反渗透。之后将准备好的沙子均匀撒布于地表,并压实形成稳定结构。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建立植被覆盖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改良效果。
此外,在后期管理环节中,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和pH值变化非常重要。当发现某些区域出现返盐现象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局部加厚沙层或调整灌溉策略。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护好新生长起来的植被群落。
本标准还特别提到,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在运输和堆放沙料时要注意遮盖防止扬尘;完工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残留物等等。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却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