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综合识别的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rehensive Remote Sensing Identific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Susceptib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920-2024《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内采用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识别的工作。它涵盖了从数据获取到成果提交的全过程,确保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术语和定义
- 地质灾害隐患:指具有潜在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的区域或地点。
- 遥感技术:利用传感器在距离较远的位置探测地球表面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技术。
3. 工作流程
- 数据收集与处理:要求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精度。
- 信息提取:通过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 野外验证:对于遥感识别出的结果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加以确认。
- 成果编制:最终形成包括文字说明、图件及数据库在内的完整报告。
4. 质量控制
强调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质量检查、技术方案审核以及最终成果验收等环节。
5. 安全措施
在开展野外作业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业时要特别注意防滑、防坠落等问题。
6. 环境保护
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避免破坏植被覆盖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以避开敏感时期等。
以上内容仅为规程部分内容摘要与解读,具体实施还需参照完整版文件执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