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节约型花境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施工流程、质量控制及养护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景观中节约型花境的施工与养护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Thrifty Flower Bord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1/T 347—2024《节约型花境施工养护管理技术规程》是合肥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节约型花境的建设与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施工准备阶段
- 土壤改良:标准要求在施工前应对土壤进行检测,确保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符合植物生长需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应进行改良,如添加有机肥料或调整pH值。
- 植物选择:强调选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节水耐旱的植物品种。优先考虑乡土植物,以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和提高生态效益。
施工阶段
- 种植密度:规定了不同植物类型的合理种植密度,避免过密导致资源浪费或过稀影响景观效果。例如,灌木类植物建议每平方米种植数量为5至8株。
- 灌溉系统:提倡使用滴灌或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并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养护管理阶段
- 水分管理:明确了不同季节的浇水频率和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增加浇水次数但避免积水。同时,定期检查灌溉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当必须使用时,应选择低毒高效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 修剪整形: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制定年度修剪计划,保持花境整洁美观的同时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修剪下来的枝叶可作为堆肥材料再利用。
安全环保措施
- 废弃物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运走;绿化废弃物则需集中堆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全面遵守相关规定。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可以有效提升花境项目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