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中芽苗加倍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过程中采用芽苗加倍法的科研、生产和推广应用。
Title:Corn Haploid DH Line Breeding - Budling Doubling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芽苗加倍法解析》
DB3401/T 340—2024是合肥市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中芽苗加倍法的技术要求。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芽苗加倍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处理玉米单倍体幼苗,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这一定义为后续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芽苗准备环节,标准要求选用具有完整胚芽鞘的幼苗,长度应控制在5至7厘米之间。这是因为胚芽鞘完整度直接影响药剂吸收效率,而长度适中能保证幼苗生长活力,从而提高加倍成功率。
药剂配制方面,标准推荐使用秋水仙素溶液,浓度范围为0.05%至0.1%,并需现配现用。此浓度区间既能有效诱导染色体加倍,又可避免药害产生。同时强调配制时应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确保药液均匀性。
处理方式上,标准建议采用浸泡法,将幼苗基部浸入药液中12至24小时。这种方法能够使药剂均匀渗透到细胞组织中,提高加倍效果。处理过程中要保持适宜温度和通风条件,防止幼苗脱水。
处理后的管理措施也至关重要。标准指出处理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幼苗,并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初期需遮阴保湿,逐步增加光照时间,促进幼苗恢复生长。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质量控制要点。要求定期检测加倍植株的染色体倍性,确保培育出的DH系纯合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要记录整个过程的关键参数,为后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401/T 340—2024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玉米单倍体DH系育种中的芽苗加倍法,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