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人工林碳汇核算的原则、范围、方法和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人工林碳汇项目的开发、监测与核算。
Title:Guidelines for Carbon Sink Accounting of Plantation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人工林碳汇核算指南》(DB 1502/T 031-2025)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人工林碳汇的核算工作。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4.1 核算范围
该部分明确了核算的人工林范围,包括造林地类型、树种组成及经营措施等信息。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造林地如农地、荒地等应分别记录其面积、树种构成以及抚育方式等内容。这有助于确保数据收集全面且准确,为后续计算提供可靠依据。
4.2 数据收集
强调了基础数据的重要性,要求从造林开始直至监测结束期间持续收集相关资料。具体而言,需要涵盖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造林作业设计文件、抚育管理记录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要特别注意保存好每次采伐或更新造林的相关凭证和图片资料,这对于验证最终结果至关重要。
5.1 碳储量计算公式
给出了具体的碳储量计算方法,采用的是生物量法。公式如下:
\\[ W = \\sum_{i=1}^{n} A_i \\times B_i \\]
其中 \\(W\\) 表示总碳储量(吨),\\(A_i\\) 是第 \\(i\\) 类植被覆盖下的面积(公顷),\\(B_i\\) 则代表相应类别下的平均地上生物量(吨/公顷)。这一公式的应用能够较为精确地估算出某一特定区域内人工林所储存的碳量。
6.1 核算周期
规定了初次核算应在造林完成后的一年内完成,并且之后每五年需重新核算一次。这种定期复查机制可以及时反映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变化,保证核算结果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部分的简要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