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鄂尔多斯细羊毛生产过程中碳足迹评价的原则、要求、计算方法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鄂尔多斯细羊毛生产过程的碳足迹评价。
Title: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Carbon Footprint of Erdos Fine Wool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鄂尔多斯细羊毛碳足迹评价指南(DB15/T 3775—2024)为评估和管理细羊毛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范围与目的
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范围内细羊毛生产的碳足迹评价工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量化细羊毛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可持续畜牧业。
定义与术语
标准中明确了“碳足迹”是指在特定活动或产品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对于细羊毛而言,这包括了从羊只饲养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全过程中的所有排放源。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环节。标准要求采用可靠的方法来获取相关参数,如饲料消耗、能源使用情况等,并强调数据的质量控制措施。同时指出,在缺乏本地化数据时可参考国际通用数据库但需注明来源。
计算方法
碳足迹计算遵循生命周期分析法(LCA),将细羊毛生产划分为多个阶段:育种与繁殖、幼畜培育、成年羊管理直至剪毛结束后的加工运输环节。每个阶段的具体排放因子由专家团队根据实际调研结果确定。
减排建议
为了降低细羊毛产业的整体环境影响,标准提出了若干优化策略,比如改善饲料配方以提高消化效率从而减少甲烷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结论与展望
通过实施本指南,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意识提升,相信会有更多创新解决方案出现,进一步助力实现我国农业领域内的碳达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