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初中数学和科学类相关学科教学装备的种类、数量、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各初中学校在数学和科学类学科教学装备的规划、采购、管理和使用。
Title: Equipments Configuration Standard for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G4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247—2024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初中数学和科学类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备的标准。该标准对初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设备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
一、数学学科装备配置
标准规定数学实验室应配备几何画板、函数绘图仪等现代教学仪器。其中几何画板用于动态展示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函数绘图仪则可以精确绘制各种数学函数图像,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函数特性。此外还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数学教具如三角尺、圆规、量角器等传统工具,这些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物理学科装备配置
物理实验室需设置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四大实验区。力学实验区应配备测力计、滑轮组、弹簧振子等装置,用于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热学实验区要安装温控系统及热传导实验器材,让学生探究温度变化规律。电磁学实验区必须有直流电源、可变电阻箱、霍尔效应实验仪等设备,以开展电流磁场关系研究。光学实验区则需准备光源、透镜组合、光谱分析仪等,用于观察光的折射反射现象。
三、化学学科装备配置
化学实验室的建设需遵循安全第一原则,设置通风橱、洗眼器等防护设施。实验台应配备酸碱滴定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分光光度计等常规仪器。标准特别强调要根据课程需要配备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并制定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对于初中阶段而言,主要涉及基础化学反应演示实验,因此实验器材的数量和种类要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即可。
四、生物学科装备配置
生物实验室重点在于显微镜室和解剖室的功能划分。显微镜室需配置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相应的玻片标本,以便学生观察细胞结构。解剖室则要准备人体模型、动物标本等实物教具,配合教材内容开展生命现象探索活动。同时标准提出要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将虚拟仿真实验纳入教学计划,作为传统实验的有效补充。
五、综合考虑因素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学校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方案。例如偏远地区可能面临经费紧张问题,可以优先保障基础实验条件达标;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则应注重引进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推动传统教学模式转型升级。另外,教师培训也是落实标准的重要环节,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装备的作用。
总之,DB15/T 1247—2024为初中数学和科学类学科教学装备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依据,有助于构建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