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子空心李褐腐病的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沙子空心李褐腐病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own Rot Disease in Sand Hollow Plu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 189-2024《沙子空心李褐腐病防治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沙子空心李的褐腐病防治工作。以下将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 病害诊断
该条款要求在发现疑似病害时,应立即采集样本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确认为褐腐病后,需记录发病时间、地点及范围等信息。此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准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的基础。
4.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强调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来减少病害发生。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修剪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等。这些措施能够降低病原菌的初始侵染机会和繁殖基数。
5.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部分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可使用的农药种类及其使用方法。例如,在幼果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喷雾;而在果实膨大期则推荐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所有药剂均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施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抗药性产生。
6.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提倡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拮抗菌或木霉菌制剂来抑制病原菌生长。此外还鼓励种植驱虫植物如万寿菊作为辅助手段。这种方式绿色环保且可持续性强,有助于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
7.1 预警系统建立
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爆发,规程建议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这包括定期监测气象变化趋势以及土壤湿度水平,并结合历史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一旦达到警戒值即启动应急预案。
以上就是关于DB5206T 189-2024中几个关键章节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