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区划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林下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实施。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Zoning of Forest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under Forest Economy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 178-2024 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区划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为推动林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林下经济”这一概念,指在林地资源上开展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复合型经济模式。这一定义强调了林下经济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空间和生态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二、区划原则
标准指出林下经济区划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区划时,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来确定适宜发展的林下经济类型,并且要确保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三、区划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区划的方法步骤:首先是资料收集与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分布、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其次是实地调查,通过现场勘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再次是综合评价,运用GIS技术建立模型对不同区域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是成果表达,形成详细的区划图件及文字说明。这种方法体系确保了区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区划内容
标准要求区划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林地资源现状描述,包括面积、分布、类型等基本信息;
2. 林下经济发展潜力评估,基于现有资源禀赋预测未来可能达到的规模;
3. 发展方向建议,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提出适合的发展路径;
4. 规模化经营布局规划,确定各区域内主要产业布局及其规模;
5. 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如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6. 生态保护措施安排,明确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好原有生态环境。
五、实施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区划成果得到有效落实,标准还提出了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事务;
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鼓励性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3. 强化技术服务支撑,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4. 注重人才培养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5.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工作进展并及时调整策略。
六、结语
综上所述,《DB5206/T 178-2024 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区划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林下经济区划工作的全过程,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只有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林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推动山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