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柑橘容器大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柑橘容器大苗的繁育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Citrus Large Contain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13—2024《柑橘容器大苗繁育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柑橘容器大苗繁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种苗选择、基质配制、容器选择、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柑橘容器大苗的繁育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条款。
一、种苗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无检疫性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嫁接苗作为繁育材料。具体来说,苗木高度应达到40-60厘米,茎粗不低于0.8厘米,叶片完整且富有光泽,根系发达且分布均匀。同时强调苗木来源需正规可靠,确保品种纯正和质量优良。
二、基质配制
基质是影响柑橘容器苗生长的重要因素。标准建议采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3:1:1的比例混合配置基质,并加入适量有机肥。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pH值控制在5.5-6.5之间。此外还应定期检测基质养分含量,及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三、容器选择
推荐使用厚度0.1毫米以上的聚乙烯塑料袋或专用育苗钵。容器直径一般为15-20厘米,深度15-25厘米。底部需设置排水孔以防止积水。对于不同规格的容器,应根据苗木大小合理选择,确保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四、定植管理
定植时要保证苗木根系舒展,覆土至嫁接口以上2-3厘米处。种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适时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用。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苗木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粘虫板诱杀可作为首选措施。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注意轮换使用药剂以防抗药性产生。
六、出圃标准
合格的容器大苗应达到以下标准:高度60-80厘米,茎粗1.2厘米以上,主侧枝分布均匀,叶片浓绿肥厚,根系发达完整。苗木出圃前需经过严格检验,确保无检疫性病虫害、机械损伤及不良发育现象。
七、档案记录
繁育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都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种苗来源、基质配方、定植日期、施肥浇水情况、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等信息。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苗木质量,也为后续改进繁育技术提供依据。
总之,《柑橘容器大苗繁育技术规程》为提高柑橘容器苗繁育技术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导,各环节的严格把控能够有效提升苗木质量和成活率,为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