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蚕用石灰消毒防病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蚕养殖过程中使用石灰进行消毒和防病的操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me Disinfec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n Seri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15—2024《蚕用石灰消毒防病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蚕用石灰消毒的操作流程,有效预防和控制蚕病的发生。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地区蚕桑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石灰消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降低蚕病发生的风险。
石灰的选择与准备
标准指出,用于蚕室、蚕具等消毒的石灰应选用新鲜的生石灰,并且要求其氧化钙含量不低于70%。在使用前需要将生石灰加水熟化成石灰乳,确保其充分溶解,以便更好地发挥消毒效果。同时强调,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避免受潮结块,影响使用效果。
消毒方法及浓度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取相应的消毒方式:
- 蚕室地面:先清扫干净后,按每平方米3公斤的比例撒布石灰粉并均匀铺开;
- 墙壁:采用石灰浆涂抹的方式进行处理;
- 蚕具:如簸箕、蚕匾等工具,可将其浸泡于10%-20%的石灰乳液中至少30分钟;
- 桑叶:对于采收回来的桑叶,在喂食之前可用稀释后的石灰水喷洒表面作为表面消毒。
注意事项
在实施消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用品,防止皮肤直接接触强碱性的石灰制品;
2. 完成消毒后应及时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3.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不能混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4. 对于已经感染疾病的区域,除了常规消毒外还应该配合其他综合防治手段共同作用。
结论
DB45/T 2915—2024为广西地区的蚕农提供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石灰消毒方案,有助于提高养蚕业的整体卫生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当地蚕桑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