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椿用材林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选择、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主伐利用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红椿用材林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oona Ciliata Timb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906—2024《红椿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红椿用材林栽培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从种苗选择、造林地准备、栽植到抚育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旨在提高红椿用材林的培育质量与经济效益。
首先,在种苗选择方面,规程要求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具体来说,苗木的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3厘米,并且根系完整发达。同时强调了种苗来源的合法性,禁止使用转基因或杂交种苗,以保护生态安全和遗传多样性。
其次,关于造林地的选择与准备,规程指出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在整地过程中,需要清除杂草、石块等障碍物,并进行深耕翻土,深度一般为30-40厘米。此外,还提倡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穴的规格通常为50×50×40厘米,这样有利于苗木定植后快速恢复生长。
再者,在栽植环节,规程建议春季或秋季为最佳栽植时间。栽植时要确保苗木直立、根系舒展,覆土至略高于原土印即可,切勿过深或过浅。栽植完成后要及时浇透定根水,并采取必要的支撑措施以防风害。
最后,对于抚育管理,规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例如,在幼林期每年需施两次肥料,分别于春季萌芽前和夏季生长旺盛期进行,肥料种类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同时,要加强水分管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充足的灌溉量。另外,还要定期巡查林地,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控,避免大面积爆发。
综上所述,《红椿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为红椿用材林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