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Tunnel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896—2024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监控与通信设施
第4.1条:监控中心应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和控制功能,并能实现与上级监控中心的数据交换。此条款强调了监控中心作为整个隧道监控体系的核心地位,要求其具备全面的信息处理能力,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供电与照明设施
第5.3条:隧道内照明应采用分段控制方式,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基本照度,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能迅速提高照度。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隧道内外光线变化对驾驶员视觉的影响,以及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更亮的灯光来帮助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分段控制可以有效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三、通风设施
第6.4条:隧道通风设计应根据交通量、车型构成等因素确定风速和换气次数。通风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合理的风速和换气次数不仅能够保证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还能有效排除有害气体,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计算和合理布局。
四、消防设施
第7.2条:隧道内应设置完善的消防给水系统,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消防设施是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高效的消防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本条款要求隧道内必须配置充足的消防水源和设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险情。
五、安全设施
第8.1条:隧道入口处应设有醒目的警告标志和限速标志,出口处应有明确的指示标志。良好的标识系统可以帮助驾驶者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因不熟悉路况而引发交通事故。此外,还应在隧道内部适当位置安装反光镜、轮廓标等辅助设施,增强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可见度。
六、应急救援设施
第9.5条:隧道内应设置专用的应急通道及避难所,并定期组织演练活动。完善的应急救援设施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受困人员提供逃生路线,同时也便于救援队伍快速到达现场实施救助。定期开展演练有助于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款的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当然,完整的理解和执行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