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建筑设计、结构安全、室内环境、设施设备、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既有住宅的适老化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Age-friendly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171-2024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工程技术标准》是吉林省针对既有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安全性方面,标准要求楼梯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60毫米且宽度不应小于280毫米。这一规定旨在降低老年人上下楼梯时发生跌倒的风险。建议采用防滑材料并设置扶手,确保通行安全。
其次是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标准明确电梯轿厢深度应不小于1.5米,宽度不小于1.2米,并配备语音报层、盲文按钮等装置。这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要求出入口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宽度不少于1.2米,方便轮椅通行。
关于室内环境改善,标准提出卧室床边应留有不小于1.5米×1.5米的轮椅回转空间,便于护理人员操作。厨房操作台下方需预留至少0.65米高的无障碍空间,以适应坐姿使用者的需求。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照明设计的重要性。走廊和卫生间等区域照度不低于100勒克斯,光源色温宜选用3000K左右的暖光,减少眩光对视力的影响。
这些条款从建筑结构到使用功能都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助于提升居住品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与便利。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真正实现适老化的目标。